一個好的名字是企業(yè)最直接的營銷手段,它有很多學問。最好能體現(xiàn)公司特色,而且朗朗上口,易于傳播。
實在想不出名字的時候,很多人會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作為品牌名稱。比如,麥當勞、迪士尼、松下電器、香奈兒等許多巨無霸企業(yè)都是以創(chuàng)始人的名字命名的。
這種簡單粗暴的命名方式是好是壞?學術界對此確實有過爭論。
2001年,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經濟學家收集了2001年至2011年間硅谷160萬家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的命名數(shù)據,并進行了定量分析。他們以公司成立6年后能否上市為成敗標準,得出以下結論:
公司名稱越短,越容易成功。三個字以下的公司成功率比其他公司高50%;
帶有高科技成分的名字,如“Nano”“MOG”等,成功率高出92%;
最后,以創(chuàng)始人命名的公司比其他公司失敗的可能性高出70%。
本文選題新穎,數(shù)據詳實。所有的同事都認為這很棒,他們瘋狂地呼吁進行這項研究。不久后,它發(fā)表在《科學》雜志上,聲名鵲起。
但也有人認為,文中數(shù)據僅涵蓋一個行業(yè),難以服眾。于是杜克大學的學者做了類似的分析,這次收集了180萬家歐洲公司的數(shù)據,分析了2002年到2012年所有公司的盈利能力,得出了相反的結論。
他們的結論是,以創(chuàng)始人命名的歐洲公司的投資回報率比其他公司高3%,創(chuàng)始人的名字越稀有,投資回報率就越高(見下表),名字稀有的公司的投資回報率甚至高于平均水平。
還沒完呢。今年,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學者也加入了這一行列。他們挑選了8000家美國公司,按市值計算創(chuàng)始人
命名的得失。結果,老板名義下的企業(yè)市值比其他企業(yè)低8%,結論又反過來了。
兩組經濟學家來來去去,誰也說服不了誰。不過,這也是經濟學中的傳統(tǒng)。任何需要預測的東西往往分為兩組。最終,有人可以押注于此,以確保經濟理論站穩(wěn)腳跟,風險意識令人信服。
那么,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?這要從幾篇論文的研究策略說起。
首先,這里最明顯的差異是地區(qū)差異。歐洲公司在創(chuàng)始人之后更有可能獲得成功,但在北美則恰恰相反。這可能是因為歐洲人有重視家族榮譽的傳統(tǒng)。
其次,從雙方給出的理由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。
支持使用創(chuàng)始人名字的人認為,用自己的名字創(chuàng)業(yè),說明老板有賭信譽的決心,同時也向市場傳遞了“產品質量是靠信譽保證的”信號,因此更容易成功。此外,老板還會增強使命感和榮譽感,在業(yè)務上盡心盡力。
反對的人還有另一個理由。他們認為,創(chuàng)始人的名字會導致公司變成一言堂的公司,尤其是企業(yè)壯大后容易公私分開,管理混亂。在尋找合作伙伴時也存在問題。公司的名字都是你的。人們是來和你搭檔還是為你工作?
當創(chuàng)始人離開時,繼承人很難有同樣的威望。例如,迪士尼在創(chuàng)始人去世后有近20年的低迷期;邁克爾·戴爾退休不到兩年,戴爾就險些崩潰,正是他回來力挽狂瀾。
此外,這類公司在出售時會遭到買家的拒絕。試想,如果你姓張,隔壁開了個老王燒餅店,大家是不是每次都看老板娘一眼?這可不是開玩笑。著名的麥肯錫咨詢公司在創(chuàng)始人去世后沒有合適的繼承人。幸運的是,它被現(xiàn)代管理咨詢之父馬文·鮑爾收購。盡管麥肯錫故伎重演,
牌,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雅量。因此,這類公司在后來的交易中可能會受到壓抑。
總而言之,是否以創(chuàng)始人的名字命名公司,要審時度勢,因地制宜。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專業(yè)公司,或者在互聯(lián)網高科技行業(yè),你應該使用一個簡短好記的名字。但如果是在重視口碑口碑的行業(yè),如餐飲、時尚、奢侈品等,使用創(chuàng)始人的名字不失為一個好辦法。
當然,不能亂用名字。比如,我誤以為知乎是實名制,但現(xiàn)在即使想招手也無處遁形。明明是網絡平臺,感覺卻像是班主任站在后窗偷偷監(jiān)控。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livingnz.com/,J.,Stern,S.(2015)。硅谷在哪里?.科學,347(6222),606-609。
http://www.livingnz.com/,S.,Chatterji,http://www.livingnz.com/.,Daley,B.(2017)。同名企業(yè)家。《美國經濟評論》,107(6),1638-1655。
http://www.livingnz.com/,P.,Lee,http://www.livingnz.com/.,Megginson,http://www.livingnz.com/.,Salas,http://www.livingnz.com/.(2017年)。這一切都是名義上的:創(chuàng)始人-公司捐贈效應的證據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周末我的第一次直播:如何愛上經濟思維?
歡迎收聽。
如需了解更多公司核名、注冊公司流程、注冊公司需要多少錢、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公司取名查詢 等注冊公司的最新資訊
如需了解更多公司核名、注冊公司流程、注冊公司需要多少錢、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公司取名查詢 等注冊公司的最新資訊